2025年,马上就要进入6月下旬了,但是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出了点“小状况”,两部委的调整通知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这确实让人非常意外。今天已经是本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了,6月份后面也只剩最后6个工作日,考虑到后续各个省份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如果也要在6月份发布,那么目前时间真的已经非常紧张了。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水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部分退休人员每个月的养老金就一两千元,还有一部分的退休人员每个月领着一两万元的养老金。为此不少网友提出请求,希望在养老金调整中能够“提低控高”,缩小高低养老金群体的收入差距。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中,人社部明确表示将会对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那么今年的调整会“提低控高”吗?
其实,在我国历年的养老金调整中, 低养老金群体的调整水平都会高于高养老金群体。
以2024年上海市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定额调整61元,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每满1年每月增加1元;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 按本人2023年12月份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1%。
对于养老金3000元,缴费年限20年的退休人员,调整金额是61+20+30=111元,调整水平3.7%。
而对于养老金10000元,缴费年限35年的退休人员,调整金额是61+35+100=196元,调整水平是1.96%。
可以看到,低养老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水平明显高于高养老金退休人员,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倍,这体现了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政策中确实是有“提低控高”。更明显的政策如北京市,在养老金调整中通过绝对额调整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倾斜,2024年月基本养老金在6813元及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月基本养老金在6813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5元,通过这种方式缩小低养老金群体与高养老金群体的差距。
不过不管养老金调整方式怎么变化,高养老金退休人员上涨的金额还是更多,低养老金退休人员与高养老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其实并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因为我国养老金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个原则是养老金发展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今年人社部在调整中对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最大的可能性是提高定额调整的比重,降低挂钩调整的比重,那么中低收入群体上涨的养老金与高收入群体的差距就会缩小一些。
综上所述,6月份马上就要过去三分之二了,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出了点“小状况”,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两部委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这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迟发布养老金通知的时间了。在今年年初,人社部明确今年的调整将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因此各省的养老金调整中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比如加大定额调整的比重,保证“提低控高”。但其实低养老金群体和高养老金群体的养老金差距并不会缩小,这是我国养老金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
启远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