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得“陌生”——拒绝上学、沉迷手机、作息混乱、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彻底躺平。
家长苦口婆心讲道理、威逼利诱、找老师谈话,但孩子反而更加抵触。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
从心理学角度看,青春期孩子的“躺平”并非单纯的懒惰或叛逆,而是长期心理压力过大,开启自我保护。
学习压力过大:长期的高压学习环境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期望,干脆放弃。 亲子关系紧张:家长的过度控制或否定式教育,让孩子感到不被理解,进而用“摆烂”来对抗。 社交焦虑:校园人际关系问题(如被孤立、霸凌)让孩子恐惧上学,宁愿躲在家里。 手机成瘾:虚拟世界成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但过度沉迷又会加剧现实中的无力感。“躺平”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展开剩余86%如果家长继续用错误的方式干预(如责骂、强制断网),只会让孩子更加封闭自己。
一、传统教育方式的三大误区很多家长尝试过各种方法:报补习班、请心理老师、没收手机、甚至打骂……
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误区1:只关注行为,不关注心理
家长总想“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逼他上学、断网),却忽略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如果只是简单改造了行为,却不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还是会反弹。
误区2:过度讲道理,缺乏情感连接
青春期的孩子对“大道理”极其反感,他们需要的是情感共鸣。
如果家长只会说“你要努力”、“别人都能上学,你为什么不行”,孩子只会更抗拒。
误区3:期待快速改变,缺乏长期支持
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的,不可能几天就解决。
很多家长急于求成,试了几次没效果就放弃,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 鱼和海教育如何帮孩子走出“躺平”?鱼和海家庭教育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通过线上指导的方式,帮助家长科学应对孩子厌学、休学、沉迷手机等问题。
优势1:专业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分析师双重支持
不是单纯说教,而是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分析孩子个人情况和心理根源,从根源解决问题。
优势2: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不套用模板
每个孩子的问题不同,鱼和海会先进行深度家庭评估,了解孩子的性格、成长环境、问题成因,再制定专属方案。
优势3:线上指导,灵活高效
家长无需奔波,通过视频/语音咨询即可获得专业支持。 指导老师全程陪伴,解答疑问,避免“咨询完还是不会操作”的问题。优势4:从“家长改变”到“孩子改变”
很多机构只关注孩子,但鱼和海认为:家长不改变,孩子很难改变。
我们采取的是双系统调整,家庭系统和孩子系统都要调整,改变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调整孩子的负面认知,让孩子和家长都获得成长。
三、如何改善孩子休学的现状?1. 先修复关系,再谈学习:用“非暴力沟通”代替指责
核心问题: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躺平、玩手机,就忍不住说教、批评,结果孩子更加抵触,甚至彻底封闭自己。
心理学依据:
青春期孩子对“控制”极其敏感,家长的指责会触发他们的防御心理,形成“对抗—逃避”的循环。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才可能愿意改变。具体做法:
✅ 停止说“你应该……”
错误示范:“你怎么又玩手机?再这样下去就废了!” 正确示范:“妈妈看到你最近心情不太好,能和我说说吗?”✅ 用“观察+感受”代替批评
例如:“我注意到你这两天睡得比较晚(观察),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感受)”✅ 允许孩子有情绪
如果孩子发脾气,先不急着讲道理,可以说:“你现在很生气,我等你冷静下来再聊。”效果:当亲子关系缓和,孩子改变对父母原有的负面看法,接受和认可父母,才会愿意听从父母的说教与建议。
2. 从“微小目标”开始,重建孩子的自信
核心问题:休学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强烈的挫败感,认为自己“做不到”、“学不会”。
如果家长直接要求“明天就去上学”,孩子会因压力过大而抗拒。
心理学依据:
习得性无助:长期失败让孩子认定“努力没用”。 小目标达成法:通过可实现的微小进步,逐步积累成功体验,恢复自信。具体做法:
✅ 设定“5分钟学习挑战”
例如:“今天只学5分钟,哪怕只看一页书,就算成功。” 完成后及时肯定:“你真的做到了!明天试试6分钟?”✅ 从兴趣科目切入
如果孩子讨厌数学,但喜欢历史,就先从历史开始,减少抵触感。✅ 用“进步记录本”强化信心
每天记录孩子做到的小事(如“今天主动收拾了书桌”),定期回顾,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改变。效果:孩子从“我做不到”慢慢变成“我可以试试”,逐步恢复对学习的掌控感。
3. 调整家庭氛围:减少焦虑,增加“轻松时刻”
核心问题:很多休学孩子的家庭充满紧张感,父母愁眉苦脸,家里话题只有“上学”、“成绩”,孩子感到压抑,更想逃避。
心理学依据:
情绪会传染,家长的焦虑会让孩子更加退缩。 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能降低孩子的心理防御,更愿意尝试改变。具体做法:
✅ 每天安排一段“无压力时间”
例如:晚饭后30分钟,全家人一起看综艺、散步,禁止提学习、手机等敏感话题。✅ 家长先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感到焦虑,可以写日记、运动,而不是把情绪发泄给孩子。✅ 创造“非学习成就感”
例如:让孩子教家长玩一个游戏、一起做顿饭,增强他们的价值感。效果:当家庭氛围变得轻松,孩子会更愿意主动交流,甚至主动提出复学的想法。
四、现在行动,别让孩子在“躺平”中浪费青春!孩子的青春期只有一次,厌学、休学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一生。
如果你正在经历:
孩子拒绝上学,整天玩游戏 亲子关系紧张,沟通无效 试过很多方法,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妨求助鱼和海教育,给孩子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
发布于:河南省启远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